完課結論
- 工作時,能夠在講台上透過說話的技巧,與台下學生產生「互動感」。
- 對話前,先思考自己開啟此溝通的目的,再思考「怎麼說」。
- 簡報時,事前會先做功課,理解台下的對象究竟想「聽什麼」。
已經在當老師的我為什麼想學這堂課?
我常常覺得自己是不會說話的人。
作為一個建築系畢業,已經在高中職任職第三年的老師,我經歷過千百場評圖、在講台上過上千上百堂課,仍舊會覺得自己表達能力不足。
以前,我其實有上台恐懼症,有超過三個人在聽我講話,就會容易緊張、腦袋打結,語速越來越快,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。
為了提升溝通成效,我嘗試過很多種練習表達技巧的方法:
編號 | 描述 | 參考書目/資源 |
---|---|---|
方法一 | 觀摩上百場Ted演講 | TedTaipei |
方法二 | 發表前寫逐字稿 | – |
方法三 | 錄下自己說話的內容重複聽 | – |
方法四 | 閱讀增強溝通能力的各種書籍 | FBI談判協商術、99%的人輸在不會表達 |
不過,這是我第一次透過聽線上課程去練習表達技巧,沒想到成果意外的好,於是想透過這篇文章記錄一下自己的收穫。
不會說話的人有哪些特徵?
- 語氣急躁,聲量過大或過小,很難清楚聽到內容
- 內容冗長,找不到重點,聽了就讓人想睡覺
- 語速過快,一秒講好幾個字,讓人來不及理解
- 緊張結巴,會一直重複講「那個」「就是」等等連接詞
為了改善自己的在講台上發表時的表達能力與技巧,我常透過錄音去瞭解自己的表達風格,結果發現比較慘不忍睹的幾場發表現場,都會有以上狀況。
該堂課程改變了我什麼?
(1) 根據不同場合,建構不同的聲音角色
魏世芬老師告訴我隨著使用情境的不同,每個場合會有不同的「聲音角色」。
當老師時,需要穩定且有起伏的聲音,去陳述課程重點
像是在講台上當老師的我,需要使用不同的語調起伏,用堅定的語氣告訴學生重點在哪裡,不是重點的部分可以加快語速。
若都用了快速的聲音與語速,會導致同一個時間內重點過多,台下學生容易聽不清楚也抓不到重點。
但若都是用過慢的語速,也會讓人想睡覺。
忽快忽慢有節奏的講課,才能提高溝通效率。
跟新朋友聚會時,需要高亢且活潑的語調,去打破陌生的沉默
在餐廳、咖啡廳等社交場合跟朋友聚會時,在與新朋友見面時,記得面帶笑容的用開心的音調去「提問」。
課堂上,魏世芬老師有提供幾個「與新朋友見面時」對話的小訣竅:
- 盡量聚會前先做好功課,與這位朋友適合聊哪些話題?對方可能對什麼感興趣?
- 事前可以先準備好多個版本的自我介紹,去練習表達與介紹自己
- 談話中多去傾聽對方,吸收展開下一句話談話的內容素材。
正式版 | 1. 內容需有簡單的經歷、專業能力介紹,適時帶一些自己業餘的興趣 2. 工作專業為主,興趣為輔 |
輕鬆版 | 1. 以自己的興趣為主軸去組織內容,可以用些比較輕鬆的小故事去介紹自己 2.興趣為主,工作專業為輔。 |
(2) 聽見錯誤的說話方式對溝通成效的影響
魏世芬老師會在每天的小練習,用「錯誤示範」跟「正確示範」各講一次,讓我知道如何根據場合,正確的使用自己的聲音。
(3) 觀察溝通對象的聲音起伏,去理解對方的情緒
老師有提醒,在談話時,除了注意自己現在的語氣與內容外,在傾聽時,也要去注意「對方的聲音」聽起來怎麼樣?
是有點平,感覺很無聊的?還是很高亢,感覺起來是有精神的?還是聽起來很疲憊,感覺很累?
透過解讀對方的聲音,去理解對方現在的情緒如何,以幫助你為講下一句話進行判斷。
做為老師的我推薦的理由?
一、找到自己鼓勵他人的口語表達方式
當主管、老師、上位者等角色,常需要給予部屬或學生鼓勵與支持,魏老師的課程有幫助我建立這個聲音角色。
二、學會在自己開口前,先傾聽學生、再開始說話
先知道對方想說什麼、透過分析對話角色當時表達的音調是什麼心情,再去斟酌要說什麼
開口前,先分析,再思考,我發現能夠有效提高溝通成效!
三、知道講課時,語調有所起伏,重點放慢
語調的起伏與互動,是在上對下演講時,很重要的一項說話技巧!
總結:什麼樣的人適合這堂課?
學生:
- 有發表簡報、設計作品需求的科系,像是設計系、建築系、企管系等等
- 想訓練表達能力,不想要通識課每次只被安排做簡報的大學生XD
- 應屆畢業生,想練習表達能力,提高面試的成功率
社會人士:
- 業務員
- 各行業的服務人員
- 平面、室內設計師、建築師
- 補教業、教育業
- 公司主管
- 客服人員
- 內容企劃(常有提案需求)
透過此課程每天的小練習,改變聲音的使用方式,真的幫助我找到許多突破溝通表達困境的小方法,在此推薦給大家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