個人知識庫

朱騏《復盤特訓班》心得|如何與AI協作最大化復盤的價值?

為什麼我要學復盤?

下載個體更新檔

我從2024年初開始養成每週每月在Notion上復盤,當前已經持續習慣一年了。

我本身並非工作特別高效的人、也不是一個生來就勤勞的人、更不是個腦子特別聰明的人,但我絕對是一個想活得更自由的人。

而每個個體在追求更自由的路上,有太多工作習性需要更新,這些更新檔該去哪裡下載?我認為有幾個來源:

  1. 外部資源的參照內化
  2. 內部除錯與優勢持續

復盤對我來說就是第二種,而我透過規劃與紀錄以下內容去進行行程復盤:

step 1|Notion規劃每日日程

step 2|挑出有問題、有體悟的行動進行標記

step 3|每兩週針對有標記的行程進行總結並紀錄問題

我試圖用Notion做了一年,累積了大量自我復盤的問題與寫作紀錄,但仍舊會遇到以下狀況:

  1. 一忙碌就撥不出時間統整與回看過去行程的問題
  2. 整理出了一堆問題,短期會改善,但久了仍舊容易重蹈覆徹
  3. 幫自己總結真的很、花、心、力

為了解決以上問題,仍舊在知識大海中尋尋覓覓更好的復盤方法,去讓自己更新的更好,於是選擇下單朱騏這堂復盤特訓班直播,也的確得了蠻好的體悟,更棒的是獲得朱騏本人十年以來的一些工作小技巧,決定寫這篇文章,整理一些個人心得給大家。

為何使用紙本筆記仍有其價值?

紙本與時間的共同有限性

這是在課後問答中,特別啟發我的一段對話,因為朱騏在課程中提到,他仍舊會使用紙本筆記本去大致上進行日程或筆記規劃,再好好的整理到數位工具上,就有學員問為什麼?

他表示,因為紙張的空間是有限的,當我們在寫待辦事項、或者寫日程時,如果發現「糟糕,好像寫不下了?」就要意識到,自己是不是落入「過度樂觀安排」的陷阱裡,數位工具的容納量是無限,但紙張的空間是有限的,跟我們的時間一樣。

所以,當紙本寫不下的時候,可能也就是必須取捨與外包的時候了。

多餘的準備如何幫助到我們?

「冗餘系統」的必要性

「冗餘」的意思原本是指多餘,但如果是刻意保持的冗餘呢?那就可以說是一種保險。

在課後問答中,一樣是朱騏在回應為何需要紙本行事曆的討論。

他表示,若我們都只在數位工具上安排日程的話,如果哪天該工具當掉,就是一種很大的風險,容易導致當天工作直接被大影響。

所以,隨身攜帶著小小的紙本紀錄日程跟重要待辦事項,就算突然數位工具不能用了,也有另一個地方紀錄著自己的行程。

就像在當天的課程上,朱騏他們即使已經架設好了課程直播軟體,但仍舊在開始上課前,下單購買了ZOOM的專業版,為什麼?買保險,這就是冗餘系統的必要性--增加可靠度。

如何讓自己復盤的更輕鬆?

AI協助復盤,最大化紀錄價值

在參與這個直播前,我已經使用雷蒙《復盤訓練營》的 Notion模板有一年了,這一年的復盤流程如下:

日程安排→標記需要復盤的日程→每兩週找一天統整週問題與優點→日程安排…

而這些紀錄,累積久了也是很驚人的文字量,而在大概累積了三個月後,我其實就遇到一個問題:總結困難,整理麻煩。

我覺得這是跨過「養成紀錄」習慣後的第二個門檻,該如何讓「紀錄價值最大化」,更能為自己所用,用更少的間去萃取出精華?找到自己過往沒注意到的問題點、優點與盲點?這個時候,朱騏直播中教授的「與AI對話」成為了我很好的突破口。

所以我在當天,透過Notion匯出功能,把我Notion中資料庫一年的所有紀錄轉成pdf檔案,並請 NotebookLM與 Claude協助總結,發現了一片新大陸!根本又快又準確…..

並且NotebookLM還能夠儲存自己過往所有紀錄,一切的累積都不會白費。

為什麼要做筆記?為了聲援未來的自己

紀錄這件事情聽起來很麻煩,但我在這一年卻深深上癮。

我很喜歡課程中提到用「升級」來比喻人生的方式,人生在世都是體驗,為何要這麼努力?為了更好的提升等級、轉職,已獲取更自由的生活狀態,我們都需要累積經驗值,而紀錄就像是一種經驗加成的藥水 buff,讓現在深刻的生活與經驗成為未來挑戰的助力。

附錄-《復盤特訓班》課程其餘筆記一覽

這篇文章我是私心把自己最有感觸的三個痛點放大延伸去寫XD 但其實該直播還有提到不少不錯的方法,我就把它紀錄在最後了!

  • 年度復盤-Year at a Glance
  • 週間復盤-曼陀羅九宮格
  • 每日復盤-間歇式日記、AAR提問法
  • 累積每日的紀錄,並定期丟給 AI詢問並總結:
    • 可以改善的個人小行動有哪些?
    • 幫我根據之前的反思,為這個月做的總結。
    • 根據我前一陣子的反思與日程紀錄,請問下一個階段我該如何更好?

AI不會取代人類,但使用AI的人會取代不用AI的人。

-Karim Lakhani(哈佛商學院教授)

接下來的2025我仍舊會持續優化自身與復盤行為,願現在的行動能賦予未來的自己,擁有活得更自由的能力與權利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